|
![]()
太赫兹的冬天来了 张宇,美克锐科技 近期不断降温的太赫兹技术是否会在2016年迎来一个寒冬呢? 2004年前后,欧、美、日都开始投入太赫兹技术研究。2005年香山会议后国内也掀起了研究的热潮。 至今除航天领域有所斩获以外,太赫兹技术大范围应用并没有如期而至。受限于核心材料的制约,行业范围内大规模应用似乎仍遥遥无期。最有可能突破的太赫兹安检和太赫兹通讯目前仍停留在毫米波频段。 张希成教授创办于2005年的Zomega公司一度做到国内THZ TDS市场份额第一,去年突然关门大吉,让业界人士不解的同时也稍感惶恐不安。 今年全球的太赫兹测试仪器(固态电子学)市场也开始面临衰退,太赫兹测试测量领域大牛VDI(Virginia Diodes)、OML等公司已经开始大幅降价促销。背后的原因是传统市场的饱和以及新兴市场的乏力。 行业巨头似乎也开始失去等待的耐心,通信领域半导体器件巨头Emcore公司在2011年曾推出PB7XX0系列THZ FDS高调进入太赫兹领域。一度成为低温与磁场科研设备巨头LAKESHORE公司的OEM厂商,并共同推出可变磁场太赫兹频域光谱仪8500系列产品。2015年6月,Emcore宣布将所有太赫兹技术和专利卖给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Bakman Technologies。 太赫兹成像领域急先锋日本NEC公司也于今年上半年宣布停止所有太赫兹相机的生产和研发,不再接受新的订单。 欧洲的情况稍显乐观,欧空局总价值13亿欧元的第二代极轨卫星大量采用了太赫兹辐射计,这足以让欧洲科研机构(卢瑟福、查尔姆斯等)以及相关领域的太赫兹公司(RPG、WASA、ACST、TK等)忙活到2020年了。光子学领域HHI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Telecommunications Heinrich Hertz Institute, HHI)左手将脉冲太赫兹技术授权给MENLO,右手将连续波技术给了Toptica,但是这两家德国公司的核心主业依旧是超快和计量光学(激光器和光频梳等),太赫兹方向仅仅是其超快光学的延伸。 太赫兹领域国内的投入毫不逊色。科研机构几乎覆盖了太赫兹领域所有的方方面面,从电子学到光子学,从基础材料到应用系统都有涉及。同时国内的科研单位表现非常积极和进取,以至于VDI完全不顾美国创新公司高大上的正面形象,为了保持其技术领先优势两年前就在国内停售高性能二极管,同时还在美国政府黑名单以外将多家国内科研机构甚至个人列入其公司黑名单。与此同时国内公司也动作频频,全世界知名III-V材料(GaAs、GaN、InP)芯片厂OMMIC已在去年被国内公司收入囊中。一方面太赫兹科研工作热火朝天,而另一方面太赫兹技术在国内的行业应用仍门可罗雀。除了在安检成像领域小试牛刀,其它领域似乎仍遥不可期。 回顾历史,1940年红外探测器问世到60年代红外技术的广泛应用前后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期间半导体和制冷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红外技术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伴随着材料等领域的革命和突破,太赫兹相关技术终将在行业应用中接受洗礼走向成熟。这个过程需要五年还是十年没有人可以预测,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深挖洞、广积粮。在寒夜中徘徊又潜行,静静的等待春天的步伐。 注: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所有数据及信息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版权声明: 《南宫国际28官网 》网站的一切内容及解释权皆归《南宫国际28官网 》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南宫国际28官网 》杂志社。 |
![]() |
![]() |
友情链接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加入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Copyright©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
![]() |